6月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负责人张黎逸,受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处邀请,针对智慧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和心理中心全体教师进行经验交流。
本次交流由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赵秀娟主持,张黎逸围绕 “人工智能赋能课程创新”为主题,与中心教师探讨AI技术如何深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推动教学范式转型升级。交流过程中,心理中心教师反响热烈,就AI伦理边界、数据安全防护、个性化学习路径及教师角色转型等关键议题与张黎逸展开了深入探讨。张黎逸强调,人工智能的核心价值在于“赋能”而非“替代”,需始终将教师的人文关怀与专业判断置于核心地位,技术应作为提升教育温度与效能的辅助工具。
本次交流活动,不仅深化了教师对“人工智能+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路径的理解,更激发了运用智能技术优化服务体系、提升育人实效的内生动力。
作者:张黎逸
审核:刘浩天